《广西日报》头版头条点赞北海:争相担当勇作为 一心一意谋发展
编者按
面对多年来处于14个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排后位置、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城市地位不相匹配的现状,北海市是如何奋发图强、力争上游,找到破茧成蝶突破口的?《广西日报》8月5日头版头条刊发的这篇通讯道出了其中的“秘诀”:持续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本报全文转载这篇文章,以飨读者。面对处于14个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排后位置、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城市地位不相匹配的现状,去年以来,北海市推出系列举措,持续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。今年该市新开工重大项目超过200项,3年滚动储备重大项目500项以上,总投资规模超8800亿元;去年以来重大项目引进数量和投资额均居全区第一。
“‘一把手’就是最大的营商环境”
“一个地方能不能热火朝天、能不能干事成事、能不能风清气正,关键在‘一把手’。”北海市委书记王乃学说,“一把手”就是最大的政治生态,也是最大的营商环境。
在激励干部真抓实干、敢于担当工作中,北海市紧紧抓住“一把手”这个关键少数,出台了《市管“一把手”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》及考核办法,着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、诚信的政务环境、高效的审批环境、贴心的亲商环境、透明的政策环境。
2018年12月,由于作风不实、冷落群众等突出问题,北海市行政审批局从“一把手”到班子成员被集体免职。新领导班子到任后,从转变作风改起,从完善办事流程抓起,从规范审批程序做起,整个单位面貌焕然一新。如今该市98%的审批事项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,率先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,实现“不见面审批”、企业开办“零跑腿”。
“组织让我担任市政府总招商师,我压力很大。”北海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桢说,“但这也激励着全局干部职工不断锐意进取、担当作为。”
去年以来,北海市出台鼓励政策,激励各级各部门开展全员招商,按照七大“产业树”开展精准招商,共计开展招商活动1323批次,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346个,其中百亿级项目26个、十亿级项目99个,总投资约6000亿元,签约项目和投资额均排全区第一。
为统筹抓好各层级“一把手”,该市还研究出台了《乡镇(街道)分类考评工作方案》《农村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标准化实施方案》,强化对乡镇党政正职和村两委带头人的培养和管理。
以提拔重用兑现担当
事业成败,关键在人。
北海市坚持“以提拔重用兑现担当”,形成正向激励。为推动干部在经风雨、见世面中成长,着力打造“赛马场”,项目建设一线、维护稳定一线、化解复杂矛盾一线等成了培养锤炼干部的主战场。
合浦县白沙镇贫困人口基数大,脱贫攻坚任务重。该镇东海村原党总支书记因违法违纪被处理,一批镇干部也被处分。庞开龙临危受命,到该镇任党委书记后,探索“龙头企业+村党支部+乡村车间+贫困户”的村企合作模式,走出产业扶贫新路子。他因此被提拔为广西龙港新区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。
杨智军在银海区任副区长期间,通过设立禁渔区、成立专项整治队伍等方式,持续开展打击行动,有效震慑和遏制了辖区内违法捕捞沙虫等行为。整治牛尾岭水库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养殖场,他也表现突出。他因担当实干获得提拔,担任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。
截至今年上半年,北海市提拔重用80名担当实干的干部,树立了选人用人的正面典型。同时,对4个反面典型进行了严肃批评。这些举措形成强有力的激励,让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。
让真抓实干成为风尚
北海市把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”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,形成了争相担当勇作为、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,营造了“办事不求人、提拔不找人”的良好政治生态。
为提高干部本领、改进工作作风、推动任务落实,北海市提出了“三坚持两改变”——“坚持让亲力亲为实干成事成为工作文化,坚持让时刻紧锣密鼓成为工作精神,坚持让不断线不拖延不推诿问不倒成为工作作风;改变官腔习惯,改变辩解习惯”,让真抓实干成为风尚。
“承担了什么风险?破解了什么难题?干成了什么实事?”这“三问”成为当地检验和甄别干部是否担当作为的一项标准。
北海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纪旭华介绍,北海市创新“三问看担当”工作载体,全方位、近距离、经常性地考察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情况,从中选拔“猛将、闯将、干将”;通过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系列措施,细化了考察“三问”识别担当、提拔重用兑现担当、评先评优推动担当、培训锻炼提升担当、关心关爱提振担当、选树典型弘扬担当、容错纠错保护担当、调整庸懒散拖干部整治不担当等8个具体措施,构建起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体系。
往期精彩荐读
执行总编 | 许开德
审核 | 劳海波
网络编辑 |许苏文
校对 | 李潇榕 阮春林(见习)
转载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